怎樣引導企業更好的服務,發揮自律精神,怎樣利用法治加強監管,怎樣辨別客戶理性的售后需求是當前多片鋸售后工作的幾大難題。
售后問題處在整個銷售體系的最末端,也是最重要,最容易產生糾紛的部分。許多客戶總是覺得廠家在引導他們購買時,總是說的天花亂墜,說自己產品有多好,售后有多完善,結果真正遇到問題時卻很難讓人滿意,相反多片據廠家卻覺得是客戶故意刁難,有的如換螺絲這樣的小問題也被要求上門售后,覺得不可理喻。
本來是個小問題,卻對雙方造成了傷害。如果強制要求企業擔負起所有責任,一方面企業運營成本增長,對于發展中的小微企業會造成致命傷害,對整個行業發展不利,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部分客戶故意阻撓企業發展。但是任由企業漠視這些售后問題,則會加劇企業和客戶之間的矛盾,既耽誤了客戶的生產,又損害了企業的信用度。
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涉及三個方面,合同定制是否規范是否合法,缺乏監管機制和糾紛處理 ,客戶和企業之間溝通不足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。
首先,加強合同定制的合理性,許多企業在定制合同時常采取模糊處理,對于保修年限,售后范圍關鍵事項等都沒有做出明確規定,在國外一臺機械關于售后范圍和企業責任都有明確的規定,再國內目前還是空白,也沒有行業標準,要規避這樣的風險,一方面需要相關體制的健全,推出行業標準,一方面需要客戶在定制合同時要和企業做好協商,切實保護自身利益。
其次,引入行業協會進行監管和糾紛處理,可建立售后保證金制度,將貨款的5%做為售后保證金,存入專有賬戶,有行業協會組織管理,如果是企業過錯,可直接用來作為客戶的賠償金,如果是客戶過錯,可達到保險年限后,連本帶利返給企業,并定時在行業協會的網站上公布。
最后,企業要重視客戶的訴求,客戶也要傾聽,理解企業,相互尊重,多溝通,這可能才是解決的最好辦法。